小米 您最近好嗎?

黃智文
小米上星期公布業績, 作為股東的你(如果你已經持有) 有沒有親自到港交所觀看他們的業績簡報? 切勿貪方便只觀看網上YouTube Facebook KOL 的看法, 經濟日報的評論,或AASTOCK 報價網站的公司業績簡報標題 (是否我又說中了大家的做法?),然後就作出判斷。 我們必須要習慣觀看源頭數據資料(其實只需要花15分鐘), 只有這樣才可以脫離“傳媒大鱷” 的思想擺佈。

小米主要戰場智能手機出貨量依然是名列全球第三, 緊隨三星蘋果之後。 根據CANALYS數據,全球智能手機的需求持續下跌, 在過去一季跌至2020年第二季以來的新低, 當中原因包括中國經濟持續放緩,世上只有蘋果因為銷售高端產品而受的影響最少, 三星的整體出貨量更大跌16%。 

在我眼中的小米一早做好準備, 5年前開始實行“手機X AIoT“策略,現在手機銷售部份收入因為大環境而令下降, 但同時海量的智能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保持增長, 並持續提升毛利率, 這部份的毛利遠高於手機超過半倍, 現在已經差不多佔公司收入30%, 收入規模是五年前的10倍以上。 

智能生活消費產品收益 持續得到策略性的鞏固完全不是僥倖, 而是早一兩年前開始部署,透過全新零售概念, 注入小米模式, 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由0開始在全國開設了超過一萬個銷售點, 每一個銷售點的銷售效率驚人, 每平方尺銷售額名列全國零售事業前茅, 能夠媲美蘋果公司的效率。 

另一方面, 小米模式不斷革新, 現在已進入“製造製造業”的階段。 一直以來小米模式的關鍵在於把生產銷售等等流程的效率不斷優化, 達到更高的質量更低的成本, 利用極高性價比遠遠拋離競爭對手。 要達致這個水平,小米過去的生產主要是倚靠最具效率的工廠生產, 而小米主要負責產品設計和質量監控。 但是,任何固有的方式都有可優化的盡頭點。 就好像一匹馬車, 如果我是用一匹普通馬, 當然不夠一匹千里馬跑得快。 可是,即使使用了千里馬, 它的速度也有極限。 若我們要更快的速度, 那麼我們便不能依靠馬匹, 而是整個系統整個工序整個工具都改變了, 例如改為使用引擎推動,即是現在的汽車。

這個正正就是小米模式的蛻變背後的道理。小米在過去2年投資很多資金自己研發自動化機械人生產工序, 自己建立了無人工廠。 當中最大開眼界的是,他們研發的自動化生產機械人, 即使生產的產品需要修改, 只需要簡單的軟件操作,調整機械人設定, 10分鐘內便能夠 設定完畢, 可以生產不一樣的產品。 小米現在已正式利用這些無人工廠生產手機產品, 效率比以前再大幅提升。 小米原有的合作夥伴陸陸續續看見小米這個成功的 示範例子後,向他購買並設立全自動化無人工廠, 繼續為小米提供生產服務。 小米開了個頭, 作為示範, 然後其他工廠根據這些配置繼續投入資源, 為小米長期生產更高效能,更低成本的產品做好準備。

正如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的目光只當小米是一間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 這個投資價值不太大。 我最看重的一直以來就是他比較大機會在未來推出智能汽車後的3-4年內,可以成為全球智能汽車3大品牌。 事實上, 小米一直以來所生產,所做的產品無論是產品研發科技, 生產工序,銷售服務都是為智能汽車做了最好的準備, 我認為他未來絕對有能力問鼎全球三大。 

雷軍在一個多星期前在一年一度產品發佈會上分享,小米智能汽車進度理想。 根據他所分享的內容, 我依舊預期2024年小米智能汽車會成功推出市場的機會率非常高, 也是小米到時揭開全新一頁的時候。

請大家注意, 小米生產的不是單純電動汽車, 而是電動智能汽車, 前者就等如恆馳汽車, 連房地產開發商都能生產, 不是未來, 基本沒有太大價值;後者是劃時代改變世界, 高度人工智能的科技運輸消費品產業, 其中包含了自動駕駛, 自動導航, 雷達探測等關鍵技術, 而大量這些相關連的技術小米早已開始應用在不同的家電產品, 而數以十億計的產品每天無時無刻也為這個工程收集寶貴的而有用的數據。

全世界每天有5億人使用小米產品,而同時使用五件小米產品以上的朋友達到1千萬人,這些就是小米鐵粉, 他們一般的態度是“小米敢推什麼產品, 他們就敢買什麼產品”。事實上,只要1%鐵粉購買, 已足夠小米汽車打響名堂。10%鐵粉購買, 已經能夠超越Tesla 一年的銷售量。

當然世事從來都不會那麼順利, 做生意很少是一帆風順, 除了要有前瞻性策略部署能力, 更多的是倚靠解決問題,面對危機的能力。 小米面對的是一個全新行業, 業務風險絕對不少, 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全軍覆沒。 因此投資小米絕對不是一個低風險的投資, 即使如何看好, 也絕不能忘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