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國債爆升,實屬悲哀?

May 24 / 黃智文

特別國債爆升,實屬悲哀?


在過去的幾個星期,大眾再次感受到港股的魔力。4月20日早上10:55分,您或許當時正在辦公室與老闆開會,或是忙於工作崗位處理事務,恒生指數就在這刻低見16044點。隨後,幾乎連升兩個星期,只用了20個交易日,一口氣上升了3662點,增幅達到22.8%,攀升至19706點。也就是說,只用了20天就追回了近270天的跌幅。


其實這種情況絕不罕見。恒生指數在2022年11月1日從14859點,只用了13個交易日,一口氣上升了3450點,增幅達到23%,達到18400點。再用多40個交易日,又上升了4300點,在2023年2月達到22700點。也就是說,只用了50多個交易日就追回了近310天的跌幅。


同樣地,下跌也是如此。2023年1月,恒生指數單月回報達到10%。如果您稍微猶豫,等待更理想的回報,結果就是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從22000點下跌到14800點,跌幅達到35%,即倒輸26%。2022年5月份也是一樣,單月回報達到16%。如果您猶豫不決,結果就是往後的3個月內又下跌了33%,即倒輸近20%。


在過去十年,以上情況經常發生,這讓投資者養成一個非常大的盲點,就是只要錯過一個點,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您的回報都會出現重大的偏差。養成一個習慣,一個核心思維,就是“有糊唔食,罪大惡極”,這就是典型的香港散戶投資者思維。這種思維應用在港股市場無可厚非,因為香港股票市場根本不是全球專業投資者的重點投資地,它是一個很好的交易場所,但不是一個世界認可的重要長線投資場所, 世上沒有多少專業投資者會把身家大部份重倉港股, 懂風險管理的朋友基本上誰也不敢!


然而,當投資者使用上述思維投資國際性資產市場,包括美股和美債,那就大事不妙了!因為投資者很可能永遠無法找到進場點,即使找到進場點,也會很快因為““有糊唔食,罪大惡極”的想法而賣出核心投資組合。請緊記,美國股票市場服務的不僅是國際投資者,還主要包括美國本土人。美國本土人如果賣出股票盈利是需要繳稅的,因此他們盡量不會賣出股票,而是保留在投資組合內作長線投資。如果他們經常像香港投資市場般頻繁進出以獲得回報,對他們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行的。因此,整個股票市場背後的核心就是為了長期投資服務,這解釋了全球大部份長線投資資金都是泊在美國股票市場上。


因此,當我們投資美股,外國股票或外國資產時必須要轉變思維,以一個真正投資人的手法進行投資。沿用香港的一套大眾投資思維在國際市場,絕有可能跑輸完全沒有投資知識的普通美國小市民。


說到今天的主題,中國財政部今年發行了一萬億元人民幣的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批400億元的30年期國債昨日在滬深交易所掛牌交易,並曾兩度觸發漲停。


這批30年期特別國債的中標利率為2.57%,價格定為100,發行額400億元。星期三正式掛牌,開盤價即達到103.1元。隨後,短時間內再漲幅達到113%,因波幅超過10%而首次觸發漲停。復牌後在價格達到125元時再次觸發停牌,即是第一天最高上升了25%。


這情況只能用悲哀來形容。


首先,債券絕不是股票,股票可以無限升,也可以跌到零,因為收益是不可預測的。國債由於是屬於固定收益,背後是政府擔保,收益是固定的,因此全世界債券市場的二手價格,特別是國債,都非常罕有地一天可以這樣上漲。要麼是國家發行的時候沒有引導好標價,結果要在未來30年給過高的利息,但相信這個不太可能;


要麼投資者當債券是股票投資,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具體是什麼,如何計數,這個就是投資者無知的悲哀。


如果投資者真的懂得計數,而因為這樣而大力買入,那就更對經濟看法的悲哀,因為這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絕對悲觀。


以這張債券為例,票面利息每年2.57%,價格由100上升到125,即是說投資者現在以125元買入,每年固定收取2.57%利息,30年後國家會以100元贖回這張債券,也就是說30年後這25%保證虧損。當計算整體回報後,這反映了持有這債券的人,未來30年的每年回報率只有1.52%。即是說這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十分悲觀, 願意每年只收1.52%回報30年。


為何說這些投資者對中國前景極度悲觀?原因是對所有正常經濟體系來說,在正常的經濟情況下短息要比長息要低,用以反映對未來利率走勢的不確定性的投資者風險溢價。如果這樣推理即表示這些投資者預期未來短息有可能低於1%,這是屬於大蕭條的水平。


如果以上所有原因都不是,那就可能是出於給面子或根據指示來不論什麼價格也要買入,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投資人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屬於悲哀的事。

👉🏻 請登入,這是追夢投資人會員專享的金牌🏅️精彩BLOG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