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若縮表 資產會否崩盤?(上集)

黃智文
3月16日聯儲局加息¼厘,整個加息行情基本已完結。即使往後聯儲局是根據預期今年增加七次的加息步伐,還是加快步伐,甚至幅度多一點,相信對整個股票市場的波動性影響遠遠比一月初至三月中整個猜測加息行情為低。相反,當市場認為加息步伐有機會不及預期,股市的反彈動力將會較強,不要忘記美股由年初至今成績依然是負數,標普500下跌了-6%,納斯達克下調了-12%,即使反彈只不過是追回部份成績而已,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當美股跌勢回穩,跌幅逐步收窄,下一波挑戰又即將來臨。這就是聯儲局將於稍後考慮進行量化緊縮,它是量化寬鬆的死對頭,也是一個較大的金融政策行情。

顧名思義量化緊縮是量化寬鬆的相反。在2020年新冠疫情下美國經濟嚴重萎縮,聯儲局立刻推出量化寬鬆政策。聯儲局「自行印鈔」在市場上不停購買資產,目的是大幅人為地降低長期利率,繼而推升金融資產價格向上/金融資產價格穩定。

道理好簡單,即使危機到來,只要主要可用作抵押和與人民財富相關的資產價格人為地推升(至少沒有大急跌),人們就不需恐慌拋售,資產價格沒有大急跌,人們就不用斬倉,人民不用斬倉,資產價格就不會急跌,這是一個循環。金融市場穩定,經濟一般更大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只要捱過這段時期,信心一回來,問題就沒有了。聯儲局買了的資產當然放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內,即是自己的夾萬入邊。

在整個新冠疫情期間美國聯儲局購買了接近4.4萬億美元的證券,現在他的夾萬入邊總共有超過8萬億美元的資產,即是他在這段期間增大了一倍多一點。剛剛好,標普500由疫情時最水深火熱的2020年3月低位接近2200點水平,上升至2021年12月宣布正式啟動退市時的4800水平,升幅也是大約一倍多一點點。

從廣大投資者的角度,聯邦儲備局利用量化寬鬆措施有效地應對美國衰退,使美國經濟即使遇到相當沉重的打擊,也能快速復甦和復原,金融市場在整個過程不但是無痛,更是被廣泛認為「好舒服」。事實證明這真的是神奇。計2008年百年難得一遇金融海嘯大危機後,這種靈丹妙藥又一次在十二年後發揮起死回生的功效。

當然其他國家是做不到的,因為美國擁有印製美元的能力,美國自己擁有佔全球市值接近一半的股票市場(不是封閉式有限制的,而是可自由進出的市場,與中國內地的不一樣,中國內地股市市值如何高也難有認受性,因不是自由出入),美國國庫債券也是全球最大的政府債券市場,全球最頂尖的科技也是make in USA - 擁有以上才可使用這種方法,即使歐洲日本現在照抄也沒有相同的效果。

若一般國家遇到類似情況採用相同的金融操作辦法,不停印鈔購買自己的債券及國內的股票,換來的後果一定是貨幣大幅貶值,國內通脹持續飆升,股票崩盤,資金更快速外流,人心惶惶,在資產價格持續暴跌的情況下,信心崩潰,經濟將要更長久的時間才能復原。

同一時間,若這些不是與美國聯盟的國家,這些國家更有非常大風險會被西方國家指責操控匯率,刻意人為推低匯率價格,成為匯率操縱國,繼而實施嚴厲的貿易制裁,接着有可能把整個已經非常脆弱的經濟推向懸崖,有可能永不超生。因此,在面對疫情的挑戰,絕大部份國家都沒有採用類似的金融政策應對,有些實力強的用盡所有辦法不惜一切代價盡快壓止疫情,以最快速度消滅問題根源,經濟便沒有問題;有些沒有太大實力的國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經濟回落,大量人民在經濟逆境中受苦,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復原。

既然美國視這個量化寬鬆是靈丹妙藥,過了危險期身體逐漸恢復,當然就不能再食這種藥。否則,當有了抗藥性,這款靈丹妙藥下次就沒有用了,這樣對全球長線投資者肯定不是一件好事。這種靈丹妙藥的療程的最後一部份,也是相當巧妙的一部份,就是如何斷藥。

量化緊縮就是對應之前的量化寬鬆,做到正式斷藥這階段。

有人會擔心,之前聯儲局推升了股票市場資產市場那麼多,若要斷藥,豈不是要把之前買下的資產沽出,股票市場即是會下跌一半?世事當然不會這樣簡單,不要忘記美國政府、聯儲局、投資者一直都是坐在同一條船,他們怎可能無端端刻意地將自己的船整沉?(有需要的時候,歷史說明,他們更加樂意摧毁別人的船,令自己的船行得更快更穩妥)

明天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