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外資熱愛港股? 因為大眾心態太易捉

黃智文
非常感謝各位追夢投資人的關心。昨天休息了一天,今天已回復狀態。

每次當我看見媒體報道為何港股上升我都好像在看笑話一樣。昨天市場說大市因為國內放水所以狂升800點,昨天晚上期貨更高見25,200,與兩個星期前的低位上升了2500點。最神奇的是國內股票沒有波動,只有港股在不停爆升。

這個所謂「因素」,我在12月30日文章「港股東風何時來?」已分享,中國政府在2021年最後一兩季已全面放鬆中國流動性,絕對緊縮已過去了,持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中國企業盈利在未來兩年必然上升,說明這個就是在2022年造就港股向上的基礎因素之一。

昨天看見這個所謂「新聞」,根本一早就在2021年已開始持續發生/存在,人人當時都能從報章上看到。但是,2021年直至最後一日股票市場也沒有因這個消息上升,並且越跌越急;

當踏入2022年市場卻突然說這個是大市上升因素。大家現在明白,當大家在2021年仍在咒罵香港股票市場的時候,我在11月底的時候說「黎明快到了,但黎明前的黑暗是很痛苦的」大家仍在處於傷心痛苦無助的境況的時候,有網民更回應說「港股哪會有黎明?」時,外資正在持續買貨,這印證了我之前所說「大眾不停沽貨,誰在接貨呢?」當時大眾被所有媒體影響,說什麼港股已死,100個YouTube頻道,95個都和應這個說法,大眾又怎會不沽貨給有心人呢?當大戶認為時候到了,外圍各種因素配合,媒體就會重點報道外資想他們報導在市場的消息/觀點,繼而市場先生就會朝着某一個方向進行,然後北水就會陸陸續續引下來。這些都是過去不停在重複。

還記得之前港股持續下跌,很多網民都問為什麼我還要投資港股,差不多說投資港股是傻仔一樣。原因大家明白了,在港股獲得盈利是比較容易的。無論你應用我之前所說的那一個方法,技術分析或價值投資,只要你獨立於市場氣氛,獨立於你身邊大眾散戶的觀點,控制你的情緒,堅定相信你自己的策略和執行到底,時機一到,差不多穩賺不賠。

相信大家在這個月已見證,技術分析應用在港股獲利並不困難。例如,應用我在1月4日及時分享EMA800weekly捕捉熊市低位,大市就在1月6日當天一觸碰這個範圍30分鐘內單日轉向,從過去接近一年最低位,連升多日近2500點;大家也看見當到EMA21 weekly 大市便回落六百點整固。當再次向上突破這一點的時候,昨天幾乎升到停不了。(不過請留意,坊間大部份畫條線見阻力位支持位在投資上其實用處不太大)

另外,即使採用100%價值投資法,就好像股神的做法一樣,做足詳細功課,選擇一間管理良好財政穩健有前景而又被市場嚴重低估的企業,跟足策略,不要被市場的恐懼而影響自己,遠低於自己估值某一百分比便加大買入,嚴守自己的風險管理策略的基礎下,越跌越買得多,結果一樣賺錢,而這個策略輕鬆方便,到最後賺的錢有機會更多。(有網民說如果阿里巴巴、騰訊、小米跌到得返$10用這個策略不是捉蟲?當然有這個可能。我就是喜歡大眾這樣想,越多人有這種想法,我便更開心)

最近非常多追夢投資人問應該看什麼書籍來學習投資。坦白說坊間沒有一本書,看完之後便能有效進行投資,因為每一本書都只代表一個角度。最理想,可以觀看市場上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了解不同的方法。

另外,大家也要學習和認識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知識,不能只看港股或美股,或某一板塊。因為世上不同資產會互相影響和牽連,例如不同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走勢對美國股票市場有不同的影響,美元走勢會直接影響新興市場股票的走勢,高收益債券的波動也會影響全球股票市場的走勢,大市期權溢價的波幅有效預視大市何時啟動和大方向等等。往往重大機會是要從觀看另一個資產,然後看回某一個資產而輕鬆發現的。倒轉來說,也有很多時候是觀看到不同資產的問題而發現危機的。這樣你絕對有能力理解市場那些資訊是需要關注,哪些評論是廢話,那些資訊是毫無價值等等。

現時互聯網科技非常發達,電子書隨手可得,圖書館也有很多相關書籍是免費看的,只要用心基本上一兩個月就已經能夠令你整個投資心態脫胎換骨,我可以說人人都能做到(只是很多人未必願意花時間)

金融市場最有趣的地方是你看見危機你可以看淡,做短倉;你預期向好,你也可選擇長倉,任君選擇,賺不賺到錢完全看自己的能力,與老闆是否喜歡喜歡你,你是否一個外向健談深得客戶歡心,毫無關係。說到這裏是否覺得金融市場機會多的是,非常有趣呢?我一直醉心於金融市場,就是因為實在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