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食粥食飯 2024年最關鍵!

黃智文
星期三說到,只要小米真的成功在2024年推出小米電動汽車, 一晚沽清, 萬人空巷, 排隊買車要等一年, 幾乎可以肯定會出現。 現在的問題是小米真的是否有能力推出小米汽車? 如果最終沒有, 根據估值計算,價值就會較低; 但若成功, 價值上升至40-50元以上, 又有何出奇?

這正正就帶出了投資小米的風險所在。為何沒有電動車推出, 它的價值會比較低? 原因正是上一篇文章說到產品的利潤率本身比較低, 投資者投資他們股票重點是看好公司的增長,不是今年有多少盈利。 手機出貨量他們2021年已是全球第三, 再有進步的空間實在非常困難, 難道小米會把蘋果的用戶轉用小米手機為重點目標嗎? 三星的粉絲會大量轉會到小米? 三個品牌打的手機市場目標群眾不一樣, 大家都不會把目標設定為取替對方品牌。 另外,智能家居產品的利潤率較高, 但是這些業務很難具備爆炸性增長, 對股票的市型率沒有提高的幫助。 而遊戲、互聯網服務、廣告等等的收入,更是屬於流動互聯網世界業務上老舊盈利模式, 相關市場已非常成熟, 競爭早已極度激烈。 因此以上三個固有的業務核心, 雖然保證提供重大而穩定的現金流, 保證了小米的財務健康, 但是小米本身是增長股, 它的價值在於增長,以上3個領域提供非常可觀的盈利,但這些領域大幅增長期已經過去, 非常明顯不足以持續提升小米的長遠價值。

因此, 我在一年前的短片已分享, 小米現有的業務提供了非常穩妥的資源持續地供給小米開發電動車, 而推升小米的價值就在於電動車。2024年上半年就是小米計畫正式推出電動車的時間, 雖然還未到, 但現在一步一步走近。 

究竟小米能否成功推出電動車業務? 我認為成功推出的機會非常高, 但有一個重要假設為前提。

首先,雖然我個人一直認為恆大汽車是一個笑話, 純粹用來救亡總公司的噱頭, 但是根據中國工信部官網在2月份發佈的汽車新產品公示清單上 列明真的有“恆馳5”, 看來很大機會真的有其車(只是公司之前說有五六款現在只有一款), 並有機會已經準備量產。那麼,如果連恒大純粹起屋建商場做房地產的, 都能夠開一間新公司, 問市場集資, 然後成立恆大汽車, 做到生產電動車, 就知道在這個年頭生產電動車絕對不是不可能, 總有辦法。 問題只是產出的汽車能否獲得真正優質的用戶使用體驗。

雷軍選擇2021年正式啟動做車計劃, 你以為他是突然間一時衝動? 當然不是, 根據我的理解, 原因是他已經清楚電動車生產已進入最理想利用小米模式切入的階段, 而這個時候進入,他判斷最終成功的機會率是最高的。 

生產銷售產品, 你可以推出一些前無古人的東西, 由零開始研發, 一個創新先河的人。 好處是你食頭啖湯, 你定立產品標準, 若果成功真的極度成功, 最初階段可完全獨佔市場;而問題是風險極大, 研發失敗等閑事,成與敗完全倚靠自己。 相反,你也可以生產銷售一些產品已經非常成熟, 風險當然非常低, 但由於市場已競爭非常激烈, 要脫穎而出非常困難。 因此在哪個時候進入某一個市場, 是能否為公司成功增值轉型的關鍵。

iPhone智能手機在2007年由APPLE 正式推出, 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 隨後GOOGLE 推出Android 手機系統 (當時Steve Jobs非常憤怒, 因為他認為Google基本照抄他的IOS 操作系統), 然後三星LG 等等的公司應用Android 系統推出智能手機。 在最初幾年, 當然有大量未完善的地方,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和功能不停升級和優化, 而相關應用軟件越來越多, 而整個行業參與的人才也不停增加。 直至2010年,即三年後, 小米才正式成立, 他只花了接近一年的時間, 從以上不同的手機公司招攬最頂尖人才, 找最優質的工廠代工, 利用小米模式, 在2011年, 智能手機屬於半生不熟的發展階段,正式推出小米手機, 一炮而紅, 銷售奇蹟直至現在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生產商。 

試問 若他太早 進入這個市場, 他根本找不到人才, 人才也沒有經驗,外邊工廠也不懂得如何生產,Android 系統最初階段也不完善, 不可能提供優質的體驗。 相反,如果他在2013-2014年才推出, 相信今天我們也不會認識小米, 因為已大量競爭對手進入這個市場,甚至開始打價格戰, 要一個素人品牌做到平地一聲雷已不太可能。 現在電動車發展的階段, 正正就像2010年智能手機發展的類似階段。 市場上已開始出現大量的人才, 很多都已經在這個行業一段時間, 電動車領袖Tesla 就好像當年 智能手機蘋果 (Elon = Steve Jobs?), 電動車正正又是處於半生不熟的階段。

雷軍過去兩三年大幅優化整個小米模式, 當中的應對市場變化和執行力可謂非常驚人, 例如以前的小米模式不會自設工廠, 在2021年他們 自主研發的二十四小時運行無人手機生產工廠 正式投入服務,年產過千萬台手機(Tesla 在上海的工廠就是無人生產工廠, 現在冇人工廠生產電動車已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必須擁有的技術);2010-2019年小米大至倚靠網上銷售, 不設線下分店。 為了配合未來小米的長遠發展需要, 小米在過去一年以前無古人的速度在全國完成過萬個銷售服務點的建立, 現在在國內小米粉絲由下訂單到收到產品, 只需30分鐘, 送到屋企,大幅提升客戶的體驗。 在全國做到線下體驗,看似衝着電動車將來在全國各地提供線下最完善的支援服務而準備,將來任何對電動車不熟悉的人也不用擔心售後服務。

與2010年不同,雷軍除了倚靠個人魅力招募人才, 現在再加上家傳戶曉優質小米品牌的協助, 在過去九個月已成功吸納全球接近1000名電動車研發生產相關人才進入小米, 共同努力實現這個夢想。
因此, 雷軍絕對有人才, 有資本, 他也有超人的領導才能, 相關工業生產要求已不是一個難題, 一切成功看似志在必得。而我認為其中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重大風險就是雷軍的健康問題。他現在50多歲, 好幾年前他已親口說自己的肩周炎是比較嚴重的老毛病。創業成功 一般的大前提是擁有無比的魄力, 要有無比的魄力 就需要非常健康的身體。 40歲創業成功已經不容易, 進入50多歲進入二次創業 的雷軍更考他的體力。 雷軍是整個小米的核心, 因此最後他因健康問題而未能繼續執行, 這絕對不是一定不會發生的事情,也是整個投資的風險所在之一。

投資小米的預期回報可以是相當高, 但同時風險也絕對不少, 成敗還看2024年。 既然風險是高的, 一般不會佔我的個股投資組合比例太高。

🌟🌟若各位追夢投資人想回顧過去一年所有文章作參考,非常歡迎到以下追夢投資人官網免費平台搜索:
http://www.dreamvestor.hk

「用心投資,實現夢想 —— 齊來做追夢投資人Dreamve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