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危機又一例子 自己做功課的重要(上)

黃智文
中國恆大最近遇到非常嚴峻的危機,據報道,銀行閂水喉,流動資金出現極度緊張,導致無法向供應商付款,無法向銀行繳付利息,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更出現無法贖回給大眾等情況,債券價格暴跌至只有30%左右,股票由今年高位下跌接近90%,信心危機一觸即發。

如果你是一名相對保守的投資者,有做功課,閱讀他們的財務報表,幾乎肯定你不會投資這間公司的債券或股票,因為任何初級閱讀財務報表的人,看過它們過去幾年的年報,都有能力看得出它今時今日的處境一定會發生,絕對不可能覺得出奇。(先不開估,大家可以在網上報價平台,比較一下他和碧桂園,世貿房地產的報表,有什麼重大流動性分別,明天開估!)

中國恆大出現危機並不是今年才有,基本上它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問題一次,根據記憶過去十年,市場相關危機說法已超過五次,每次恒大都非常幸運地過關。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正正反映了恆大集團的企業文化。

據我一直以來對他的觀察,恆大一直以來的營運策略都是沿用上一代中國國內商人的做事方法,有咁大,博咁大,務求做到如果自己出事,連帶大部份人都出事,捆綁合作夥伴,地方經濟,大型銀行在一起。由於他直接和間接雇傭人員接近20-30萬,一直以來政府對他都比較重視,銀行對他的財政容忍度也是特別高。

2019尾國內爆發新冠疫情之後,由於國內大部份地方實施封城,經濟活動完全冰封,據報道,當時有實力的企業包括格力電器,一個月消耗的現金也超過100億,實力和財務狀況沒那麼理想的企業如何能渡過?

在2020年,市場已開始對恆大的財務狀況有疑問。不過,恆大一直在資本市場上都非常聰明,投資銀行也非常願意做他們的生意。恆大在2020年中在國內和香港不斷賣電視廣告,據估計,每天由早上到晚上,播放超過20次以上,告訴市場世界上有恆大汽車,並高調預期一兩年後全國每年銷售一百萬台恆大汽車。一般電視廣告目標當然是買車的群眾,而很明顯恆大這些廣告的目標群眾是大眾投資者。觀眾還以為這些汽車已在道路上行走,還以為銷售已非常熱烈。

事實上,恆大只是在2019年11 月(感覺上有點臨急臨忙)大額收購了歐洲的一些做電動車技術的公司股權,恆大當時只是仍然在紙上談造車階段。無論如何,恆大按照「食正電動車熱潮」計劃,在2020年8月將恆大健康,改名成為恆大汽車,所有大眾瘋狂熱炒這隻股票,由原本只有市值200億炒到2021年3月升上接近5000億,剛剛好,恆大就在2021年3月尾股價最高點的時候,向少數投資者完成配售接近210億元股份。當旗下股票瘋狂熱炒,市值暴增,當然也會令母公司估值大幅得益,再加上幾百億現金進入恆大汽車,對資金極度緊張的母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就這樣「無中生有」,看似「聰明」,有「膽識」的集資計劃,正正反映一間公司做事的方法,他的老闆思維,其實也反映了上一代很多國內的企業家的過分冒險和急進,近乎賭博的心態。因此,我過去10年從來不會建議以前的客戶投資它的債券和股票,因為我們對賭博沒有興趣。

因篇幅較長明天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