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資 超越晶片視野

Oct 17 / 黃智文

AI投資  超越晶片視野


在上一遍文章分享到,我們提到許多人對技術顛覆帶來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感到不安,甚至選擇避而不談,認為這可能對自己的收入構成威脅。然而,從1870年開始,技術顛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常態,過去一百五十年來這個現象一直在不斷發生。事實上,許多我們現在所見的工作崗位,在四十年前甚至不存在。例如,涉及互聯網、電信、軟件和硬件開發的職位,這些都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顛覆所帶來的新工作崗位。


實際上,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已經證明,對投資者來說,技術顛覆一直是獲取豐厚回報的投資機會。例如,在過去的20年裡,很多由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如亞馬遜、特斯拉和Zoom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以亞馬遜為例,其線上購物平台和雲計算服務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且顛覆了許多傳統企業的價值。這種改變也反映在其股價上,為投資者在過去的23年裡帶來了高達33倍的回報。


從2023年初開始,科技顛覆的焦點逐漸轉向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是一種機器模擬和實現人類智能的技術。 AI是一種由機器模擬和執行人類智能的技術。這包括從數據中獲取並應用知識,使用規則來達到推理,解決問題,利用數據感知環境或創建事物,語言理解等。 AI的應用範疇從簡單的計算和任務自動化,到複雜的預測模型和自駕車,其目的就是增強人類的決策能力,改進工作流程。其實,這些都只是我們人類在過去百年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對於持續改善人類決策和生活品質的一部分,並不是什麼稀奇異物。


為了更清楚地理解這個過程,我借用之前一位著名經濟學家與我午飯時用來比喻的情境。在80年代,每當政府公布數據,經濟學家都需要手動記錄這些數據,把數據寫在紙上,然後逐一使用計算機計算,再進行分析。由於必須處理和計算大量的數據,這個過程非常耗時,也容易出錯。因此,當時許多機構需要雇用大量的人手來處理這些數據。


然而,到了90年代,個人電腦和微軟的Excel出現後,這種情況徹底改變了。人們只需要將數據輸入Excel,就可以進行計算。然而,計算公式還是需要經濟學家設計,需要軟件工程師將模型輸入,並且需要分析師處理得出的結果。雖然如此,這一階段的效率已經提升了數十倍。但是,科技還是只能執行已給定的指令,如果給定的條件是錯的,它就會輸出錯誤的結果。


但是,到了現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經濟學家可以透過人工智能自動生成他們設計的模型並進行分析,而人工智能也能夠告訴經濟學家他們的模型存在什麼問題,讓經濟學家能夠獲得更高效且更高品質的分析能力。


提及AI投資,許多人的第一個想法便是Nvidia,將其視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可靠選擇。這家公司最初以生產強大的圖形處理單元(GPU)而聞名,這種設備在早期主要是遊戲玩家的首選。然而,現在,GPU在AI和機器學習領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深度學習訓練中,由於其能夠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其效率遠超過傳統的中央處理器(CPU)。例如,開發CHATGPT的OpenAI就使用了10,000台Nvidia的設備作為他們的超級電腦。Nvidia的股價從今年年初的最低點USD140,受益於AI主題的推動,到了暑假時已經上升至接近$500,這恰恰顯示了市場對其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然而,問題來了。如果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將成為全球科技革新的主要驅動力,那麼真的只有Nvidia能夠從中受益嗎?這就像在90年代,當個人電腦開始全面崛起,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人類科技智慧的重大突破時,如果投資者只專注於相信個人電腦中的CPU核心——英特爾(Intel)是唯一的最大受益者,那麼他們就可能錯過了大量其他相關的投資機會。


我們將在下一集進一步討論這個議題。


星級⭐️問與答


問:聽說所有富豪每一年底都會為投資組合進行再平衡(Rebalancing), 請問是否他們投資的成功關鍵?


答:再平衡(Rebalancing)投資組合是所有專業投資人和富豪都極為重視的投資策略之一,這也是他們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這一策略卻是大多數大眾投資者忽視,甚至從未聽說過的。


專業投資人和富豪與大眾的思維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大眾往往專注於他們無法控制的投資結果(即“果”),而長期成功的專業投資人和富豪則是投入大量時間關注他們的投資決策流程(即“因”),並結合大量的前人經驗和統計數據來進行理性投資決策。透過不斷優化“因”,他們因此得到了良好的“果”。

每位專業投資者和富豪投資者都非常明確地知道對他們來說最適合的資產配置比例是什麼,而這個最適合的比例因人而異,這也是他們能否長期獲得預期回報的最重要基礎。由於市場資產價格的不斷波動,投資組合的配置會出現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例如股票持續上升導致債券在整個投資組合中的比例大幅下降時,無論他們怎麼看股票的上升趨勢,他們都會按照既定的機制出售股票,將投資組合的比例重新平衡到最適合的水平。


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最初設定的資產配置比例是綜合考慮了大量個人心態、財務狀況、目標等幾十個因素,並通過科學的方法訂立的,它是整個投資策略的核心。一旦偏離了這個核心,那麼所持有的投資組合(從風險,回報及長期預期變化上)實際上就已不再適合他們了。 當中的重點是適合與不適合,不是資產走勢的問題。


然而,大眾通常會認為,既然股票有望上升,那麼當然應該繼續持有,持有比例越高,賺取的利潤就越多,這才是最好、最多的收益方式。這種理念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大部分大眾最終往往以失敗告終,有多少人能在一段時間後,能像大部份專業投資人和富豪一樣,達成他們的財務目標呢?

👉🏻 請登入,這是追夢投資人會員專享的金牌🏅️精彩BLOG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