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運用策略的例子 關鍵在於徹底地用

黃智文
早一個星期前分享了在我過去多年的觀察不同投資者使用不同策略得出的長線回報結果,技術分析和價值投資方法只要徹底地使用,百分百執行相關策略和風險管理,兩者都能分別做到長線理想回報,當然回報不錯和特別好的分別就在於運用策略所累積的個人經驗和是否有花時間去研究和檢討。

徹底地使用同一個策略在同一個交易是非常重要的。舉一個例子,在2020年12月,朋友看見報紙介紹AIA友邦保險(1299),認為保險公司盈利應該持續增長,生意應該唔錯,心想保險公司業務長線應該冇得輸,盈利增長毫無疑問。然後立刻看看圖表,見股價突破了之前90元重要阻力位,又守到10天,20天移動平均線,又在250天線以上,心想趨勢好好,於是決定大約在$92買入。

之後,股價持續攀升去到107,然後快速回落。連續幾天就已經跌穿10日(102元)、20日(98元)平均線,但心中想着保險業務前景應該亮麗,反正下跌了還是等一等。然後股價橫行並跌穿250日平均線(89元)。這個時候,心中又是想著保險業務前景應該亮麗,這些短期波幅不用理會。然後股價持續下跌至12月的$80都未停過。朋友心中信心開始動搖,究竟股價是否會持續下跌? 究竟跌到幾時? 是否應該繼續持有?還是嗱嗱聲沽出當發咗場夢算數? 相信, 如果股價真的跌到$75, 這位朋友好大機會抵受不了心中的疑問而沽出。

一般朋友可能就這樣虧損了就算數, 當自己唔好彩。 過了一排, 很大機會又會重複以上情況, 結果又是一樣。 無限重複, 無限輪迴, 到最後長線投資結果好大機會得個吉。

究竟如何做得更好?

首先,由於他不是買入指數ETF, 因此一般不能假設業務和股價長線會持續攀升。 純粹一句“保險公司盈利應該持續增長,生意長線應該唔錯“ 理應不足以是當刻買入的原因,因為這一個原因不構成任何具體量化的原因和指標, 無論股價是在$40, $60, $100, $200 任何人都依然能以這一句作為投資原因,這是不理想的。

第二, 這位投資者明明入市的時候實際上是建基於技術指標, 包括突破90元重要阻力位, 守住10天線20天線250日天線以上等等, 因而判斷股價強勢而作為入市的決定。 因此, 若以上技術指標原因已不再成立,理應當刻就要決定止賺和止蝕, 絕不能以別的原因找藉口不跟從。(因為一般就是這樣出事.的)

第三,若使用價值投資法, 你必須要先知道公司的合理價值是多少為基礎, 並確認市價需要多少折扣才投資。 這就是巴菲特所講的Margin of safety, 或我經常提及的Room for error。 例如AIA 在2020年12月前後, 一般對它的估值合理價大約在$100-105。 若以最基本30% 折扣才投資的話, 最起碼估計要下跌到73.5 左右才開始入市. 因此2020年12月開始到現在, 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入市機會。

只要你是有具體策略, 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覺得迷惘, 非常清晰便能做到決定。 明天我們再說說關於“止蝕”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