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有行業政策不利的消息,為何仍對中資科技股樂觀?

黃智文
有一位網上朋友問最近看見很多新聞關於中國政府持續打壓科技股,為何仍然中線和長線仍看好他們?

我在二千年畢業之後,在未進入金融業前,去了湊一湊當年科網狂熱,有幸跟隨同樣讀金融系的大學同學信義集團(968)大老闆李總的大公子,一起在國內發展高科技產業近4年。除了在李總和大公子身上學習了很多寶貴的營商和做人理念外,深深體會到在國內發展高科技無時無刻就是要應對政策每天都在改變的挑戰,這些技巧其實一早已在所有老闆和團隊的血脈裏。

我們現在見到的大部份上市科技巨企,由無名的小企業成為今天上市科技巨人,大部份的老闆依然是現在的領導,在企業中依然擔任指揮角色。我們現在見到的所謂政策,規管互聯網企業的法則,他們過去十幾20年其實每天都在面對,有形無形的,各個省市的獨有的,當地區領導換班時的,不停政策改變是每一個星期的事情,其實他們在行內一直都見怪不怪,老闆每個星期實際都要花超過兩天的時間與各個領導交流溝通。他們是最懂得如何在萬變的政策中尋求發展,世上沒有其他人能比他們更懂。如何與政府中央維持有利關係,和深度理解政策,然後尋求企業發展,一直都是他們的強項。我們認為這些都是大新聞大消息,其實他們過去20年每天都在面對中,也是世上應對得最恰當的,只是我們突然認為這是一個行情。

科技企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因為人才持續令企業創新。科技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他們正在以跑百米的速度跑馬拉松,只有頂級的人才才能持續發展做到這樣。騰訊阿里巴巴等等嘅科網巨企,他們已形成中國其中最強的管理頂級人才的制度,因此大部份頂級人才都會渴望進入這些企業工作。當他們為科技企業貢獻到一定程度後,很多時候就會自立門戶,而騰訊和阿里巴巴亦都成為他們的合作重要的股東夥伴,一起創造成功,因此你會見到大部份中國最強的新興科技企業全部都是騰訊阿里系人馬,所以你會見到在美國上市或在香港上市的主要大部份新上市具規模他們都是重要股東,這些科技巨企已佔盡優勢,即是外國最強企業也沒法進入中國與他們匹敵。就在我們擔心他們如何應對新政策的時候,全中國最頂級優秀的創科人員正默默為這些科技企業持續創新貢獻,他們很年青也非常勤奮,每天七時上班晚上11時下班,充滿熱誠地為騰訊阿里巴巴等對工作創新。

我相信中國政府絕不是想摧毁或打壓科技巨企,而是想在這些領域在更符合中國長遠利益的情況下繼續發展。經過好幾年運行和參考全球所有科網發展時出現的問題而作出前瞻性的政策。科網巨企比任何人更懂得如何應對這些政策而令企業持續發展。

每一個行情都有他的時間性和價值。我們又看看今年12月還有沒有人重點提出這些政策對股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