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危機, 倒數中?
今年是美國選舉年,根據過去五十年的歷史數據,美國股票市場在選舉年,絕大多數都會呈現上揚趨勢,除了二千年和二零零八年外,平均年回報達到正十五個百分點,當然波動也很大,接近二十八個百分點。過去香港股市也會受益,但近年來美國與中港金融股市逐漸脫鉤,總統候選人經常發表針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言論,使中港股市波動性增加。
最近我與不少富豪用餐交流時,他們總對香港的經濟前景表示相當擔憂。根據我所認識的富豪,100%已將他們大部分的流動資產轉移到海外,而非留在香港,包括一直熱愛中國香港的友好。他們在香港和中國的業務發展變得極為謹慎,有些富豪甚至擔心香港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這些擔憂並非完全杞人憂天,事實上,與五年前相比, 根據我觀察到的數據,香港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已經大為增加,而我認為這種風險正在迅速上升中。雖然金融危機未必會發生,但是謹慎行事,做好風險管理總是明智之舉。
歷史多次引證,風暴前沒有做好準備的人, 風暴發生時當然是“危”;然而對於做好準備的人,風暴發生時就是“機”! 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先說明, 我對香港長線經濟金融發展依然樂觀, 然而世事哪裏會一帆風順, 永遠無風無浪呢? 沒有經歷考驗的成功,永遠都是脆弱而短暫的。
香港向來被視為一片福地,不論歷經多少風浪,包括1967年的暴動、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的談判、1987年的股災導致市場停擺三日、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破裂、2003年的沙士疫情、以及2008年的國際金融海嘯等,期間資產價值大跌,無數人經歷財富的蕩然無存,經濟面臨重大的挑戰,但最終經濟總能安然度過難關,繼續發展。
關鍵在於,每一次的持續發展都是建立在某些泡沫的破裂之上,導致一些人的財富被徹底抹去,而另一批人則乘機崛起,實現了財富的轉移。只需回顧1984年、1987年、2000年及2008年的舊報紙,便可見許多當時名聲顯赫的富豪和曾經風光一時的企業破產倒閉,而與此同時,新一代的富豪則抓住機會崛起。一個時代的結束往往意味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生生不息,這是所有資本主義社會久遠的定律。
因此,即使香港出現金融危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正常現象,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最終,理論上經濟都會恢復,加上有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支持,我們只需確保在這個過程中不被淹沒即可。
根據歷史經驗,只要一個地區外資能夠自由進出,而當地經濟出現泡沫破裂導致經濟急遽衰退,當地居民和商界陷入財政信心危機,且該地區採用固定匯率制度時,外資大鱷便會特別看好此時機,進行衝擊以謀取利潤。阿根廷和英國在當年就是遭受此類衝擊的例子。
香港在2024年至2025年間成為全球金融大鱷 瞄準的目標的機會正在提升, 一步一步邁向符合以上被衝擊對象的條件,我們必須加強警惕。 當然不一定會發生, 但凡事小心駛得萬年船。
未來兩年內,香港將面臨三大潛在重大危機風險因素:
- 房地產市場成為重大危機的火車頭
我在2023年10月24日針對特首李家超發表的施政報告所撰寫的文章,當日我已明確指出,無論是部分還是全面撤銷限制性措施(撤辣),都將加速房價下跌。幸運的是,當時特首僅實施了部分撤銷,反映即時房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從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底僅下跌了6%,否則跌幅將更大更快。當天文章已詳細說明相關原因,在此不再詳述。
財政預算案預計於2024年2月底公布,各大地產及經紀商基於自身利益, 再加上大量輿論壓力,政府有機會會全面取消絕大部份辣招。 據市場消息,金融管理局也在準備放寬購屋壓力測試,使更多市民符合資格進入市場。從歷史來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新政策往往反應滯後, 以為好的政策,結果反而傷害了市民。 以上政策使沒有實力的人更容易進入市場, 引發更大的風險。 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爆破, 國內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進入香港房地產市場,而原來最有能力購買房地產的接近30萬名中產家庭人士已經移居海外,當稍後市場發覺撤辣後承接力有限,再加上失業率從現在歷史低位反彈,樓市的波幅將是令人心寒。
樓價的下跌會產生了一班負資產的業主, 我有很多師兄師姐經歷過1998-2003年負資產時代, 這些經歷都對他們有非常痛苦深刻的影響, 當年香港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苦, “一蚊一隻雞” 都沒有人買,相信大家依然記憶猶新。
金管局剛剛公布2023年12月負資產人數為25163 , 差不多半年上升了一倍。 金管局昨天說很難預測未來負資產人數的走勢。 我不知道金管局是不敢說, 還是真的預測不到。
我根據金管局公開的數據計算, 只要樓價從現水平再下跌12-15%, 負資產宗數極大機會由現在25163宗,幾何級上升至2003年最高峰的超過10萬宗, 即是如果樓市持續疲弱,這有機會在2024年-2025年出現。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就是因為2020年至2022年, 政府為“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而推出放寬樓宇按揭的“林鄭Plan” 和“波叔Plan”,大量財政實力脆弱的市民在樓價站在歷史巔峰時“上車”,所引致後遺症。
我會在星期五繼續把這條數,清清楚楚與大家計算出來。另外,也會說說金管局昨天呼籲銀行不要call loan, 這是否意味着有銀行正在準備執行這些法律早已賦予他們權利的行動?
👉🏻 請登入,這是追夢投資人會員專享的金牌🏅️精彩BLOG 詳細內容。
- 平台內容謹供教學參考之用, 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之前務必先諮詢你的獨立投資顧問。
- 平台內容專門針對擁有港元150萬/美金20萬以上資產的投資人而設計。
相關連結
-
主頁
-
投資Blog
-
會員登入
-
Terms & Conditions
-
免費登記會員
-
Cookie Policy
追夢投資人®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in Hong Kong owned by Chiman Wong Education Limited
Chiman Wong Education Limited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