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再買多一倍阿里 這就是價值投資法!

黃智文
昨天分享了EMA800 weekly 於觀看恒生指數熊市歷史底部的情況。有朋友問能否應用於其他股票。答案是:「不一定」。即使是相同資產,同樣是EMA800, 小時圖、日線圖、周線圖效用已完全不一樣。原因是同一資產,時段不一樣性質已不一樣,使用的技術分析工具或參數好大可能已不一樣了。更何況不同資產?利用技術分析長期獲利,絕不是一般人想像般那麼簡單,但是人人只要願意花時間認真研究都能做到。

2021年10月7日我發表的文章「股神拍檔再買阿里 難道大眾比他更叻?」一文,說明作為價值投資信徒的芒格,若阿里巴巴在第四季持續下跌,他極大機會會再大額增持,因為這正正就是價值投資法最標準的做法。

巴菲特和芒格不像九成以上的大眾,混合使用了技術分析以價格來決定止蝕手法於價值投資法中,真正價值投資法絕不是純以價格來決定止蝕與否。除非股票基本因素改變了,否則純粹單單以價格下跌了而止蝕,沽出了股票,在價值投資法的角度,完全是違背整個核心思維。使用了價值投資法超過70年的芒格和巴菲特每次都展現出使用這個方法的標準,他們是最成功採用價值投資法的標竿。

美國監管當局公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芒格在2021年第四季再增持多一倍美股阿里巴巴,由上次我寫文章當時持有低於市值3億港元,到最新2022年1月4日他持有接近市值5億7千萬港元。

作為追夢投資人,我們不會因為他買而買入,不能因為他看好而看好,因為他看好買入與否與我們無關,等如他的財富與我們也沒有關係一樣。我們重點是看看他的手法,他的策略,看看有沒有值得參考學習的地方。

大家有沒有看到他買貨的特點,他在第二季買入的銀碼與第三季買入的銀碼比較,第三季與第四季買入的銀碼都是以倍數增長。一般大眾投資者,即使看好一隻股票,認為它很抵買,當買入之後,股價持續下跌,一般都會因為懷疑自己的眼光和判斷,停止買入;即使再買入,都會越買越縮,越買越少。而芒格卻相反在持續下跌行情,越買越多,最後一次買入幾乎是第一次買入的好幾倍。

關於止蝕,芒格第一次買入是在$220元左右。距離今時今日的120元,下跌超過一半。根據一般人的做法,以價格作為止蝕的標準,一早已經止蝕了。怎可能還在買入多好幾倍?原因這正正是價值投資的精髓,若核心業務和前景沒有改變,基本因素沒有改變,價值投資法本身就是利用市場的恐懼來持續買入,再利用市場的貪婪來賣出。因為價格遠低於估值所以買入,到最後因為股價再下跌而賣出,這是完全矛盾的。世上當一個策略的關鍵核心是互相矛盾,幾何肯定這一定是失敗的策略。

若以價值投資的角度,當基本因素沒有改變,220元抵買,180元更加抵,130元更加抵抵抵,那為什麼$130咁抵買你買入的銀碼會少於180元,220元?這解釋不了。當解釋不了,唯一解釋就是你驚,因為你驚使整個策略都不能貫徹,到最後減低了整個策略成功的機會。

和巴菲特一樣,風險管理分散投資是價值投資策略的重要一部份。之前多篇文章已有說明,巴菲特表面看似集中投資一兩隻股票,但實際從整個財富現金流角度根本就是毫無疑問的分散投資,即使最重倉的蘋果股票突然變得一文不值,對他整個財富組合現金流幾乎絲毫無損。芒格也一樣,他手上任何一隻重倉股票即使變得一文不值,對他的財富也不會出現任何重大影響,這是價值投資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

芒格就是貫徹運用整個價值投資的思路。數以千隻中國相關企業他沒有投資,只有這一隻,並持續加大,可見他認定目標之後,他完全不會理會市場任何雜聲,堅定相信自己的策略和方法。這是任何成功投資者必然具備的元素。

以上芒格的實際例子正正解釋了我之前在Facebook的一個回應,作為放在長期倉位運用100%價值投資法投資阿里巴巴的我,之前130多和111元買入的銀碼高過180-210元買入的銀碼;若稍後阿里巴巴再低於$100,我買入的銀碼也將會高過$130的水平。

當大家認清價值投資法的實際操作和應用後,若認為好像不太適合自己,也沒有問題,專注於技術分析也可以是成功追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