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倍回報,週期投資學威力!

Jul 2 / 黃智文

半年結正式完結了,2024年上半年資產回報正式出爐,結果如下:


標普500:+15%

納斯達克:+19%

日本股票:+19% 

台灣股票:+29%

德國股票:+10%

印度股票: +11%

韓國股票: +5%

中國A股: +5%

香港股票 : +4%


黃金:+14%

石油:+8%

工業商品:+18%

美元現金:+2.6%


我們又再回顧一下上一年,即2023年全年資產回報:


標普500:+24%

納斯達克:+ 55%

日本股票:+28% 

台灣股票:+27%

德國股票:+21%

印度股票: +20%

韓國股票: +19%

中國A股: -4%

香港股票 : -14%


黃金:+13%

石油:-6%

工業商品:-6%

美元現金:+8%


大家可以清楚看到一年半下來,即是18個月,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大致都表現優異,美股回報達到40%-80%,日本50%回報,其他與美國友好的地區也有20%-30%回報。


以上也清楚說明我在一年前的2023年6月16日文章標題「利差交易例子:Apple vs Meta」文章中,說明投資日本股要對沖日圓。以當時說的方法,用美元存款作抵押,然後貸款日圓投資日股。對沖後日圓升跌與你無關,同時更可以賺取3%美日元的息差。日圓在2023年至今貶值了近15%,如果沒有做對沖,投資日本指數股票的美元回報是+35%(除笨有精,不錯),而做了對沖的回報是+54.5%,免除匯率風險的同時,投資回報多了一半。


說到被美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中國和香港,在中央持續入市和支持下,A股投資回報在2023-2024年這1年半近乎零,而香港更錄得-10%虧損。


香港股票市場和國內股票市場的關聯度在過去幾年越來越高,到現在近乎國內上升,香港就上升,國內下跌,香港就下跌。與10多年前香港股票市場總是跟着外圍走已經不一樣。根據2022年至今港股與A股和港股與美股指數的關聯,港股與A股指數的關聯度達到0.85,(關聯度數值 -1 ~ +1, 數值越近1, 即代表高度關聯, 數值越近-1, 即代表高度相反關聯, 而數值越近0,即代表沒有關聯),清楚說明關聯非常高,即是代表國內A股上升,港股大致都會上升,相反也一樣。而港股與美股指數的關聯是-0.30,即代表美股與港股的關聯度不太大,甚至有輕微相反的關係。這個情況與2008年至到2016年不一樣,當時大部份時間美股與港股的關聯度達到0.5-0.6,即代表關聯度相對高。


因此投資者到現在依然拿着過去的傳統觀念就是美股或外圍上升港股的回報必定向好是一個盲點,就是以過去的印象進行投資判斷,這是大部份人投資失誤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99%投資者觀看一年回報的方法,而追夢投資人更重視現在這個投資周期的投資回報是多少。


現在投資週期由2022年底起計是春天,由初春到現在晚春(進行中),歷時了20個月:

- 美股回報是 +53%

- 美國國債(中期)總回報是 +6.3%

- 投資級別企業債券總回報是 +11.5%

- 高收益債券總回報是 +19.9%

- 商品總回報是 -5%

- 現金總回報是 +9.5%


當中美股科技股回報是 +105%,消費品回報是 +40%,工業板塊回報 +50%,以上三個板塊遠遠跑贏大市或大致與大市同步;而其餘的板塊,如必需品,公共事業板塊,健康護理板塊回報介乎 8%-20%,明顯遠遠跑輸大市。


以上不同資產(股票、債券、商品、現金),不同板塊(政府債券、企業債券、高收益債券、不同股票板塊)的回報特色完全吻合由1978年開始至今近46年裡的29個投資季節中春天資產典型表現,可以見到歷史不斷在重複,資產輪動不斷在重演,就好像我們的大自然,春天過後總是會遇上夏天、秋天和冬天;同一時間,未來也會再與春天相遇,關鍵只是在於我們能否識別到不同季節的到來,以及我們是否能夠等到。例如,我們的財富能否在夏天盡量享受陽光與海灘,曬得一身健康的古銅色,而不是在夏天被颱風摧毀;我們的財富能否在秋天蛇王最肥美的時候進補,而不是因為出現乾旱而渴死,以及我們的財富是否能做好過冬的準備而不是被凍死。


有讀者問,現在是否一個回報最強勁的春天?根據歷史,1984年的春天和2011年的春天回報分別達到 +60% 及 +70%;而升勢速度最快的是1982年及2003年,期間上升的年率達到 +39% 及 +34%。我們現在身處的春天回報年率大約是 +31%。


那麼,這是否最長的春天?這也不是。1984年的春天和2011年分別歷時了33和46個月。我們現在身處的春天剛進入了第20個月,高於平均時期。


我在過去10多年與富豪溝通投資方案的時候,我的核心部署思維都是以投資季節作為根基。其實在市場上有很多超級大型的對沖基金,一直都是以宏觀經濟投資學作為整套投資核心邏輯,當中牽涉到大量經濟學金融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而投資季節是其中的一個門派,整個邏輯都在大部分金融和經濟學的考試中會有涵蓋。一般朋友簡單了解這套邏輯會認為對投資沒有幫助,因為整套理論沒有經過像對沖基金般修正是執行不了的。然而當深入進行測試和研究如何執行後,你會發現為什麼這麼多對沖基金採用同一套理論,為什麼那麼多對沖基金一直鑽研投資季節的變化。


1978年到現在一共46年,美股到現在回報約是55倍,中期國庫債券回報是12倍,商品總回報是8倍,現金總回報是6倍。而投資者如果能準確判斷過去46年裡的29個投資季節, 完全沒有失誤,然後以此進行美股標普500指數、美國5年期國債、商品綜合指數及美金4大類資產的不同配置(現時可採用相關ETF),46年下來的回測回報結果是2301倍!


要獲得如此驚人的投資回報前提當然是要準確判斷每一個投資周期的變化,這是絕不簡單的(事後當然容易),也是相關領域每一位對沖基金經理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議題。這解釋了為什麼我會一直如此着迷於研究這套投資季節核心邏輯,深入了解它的邏輯、進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執行和相關限制等。


正如上一篇文章說今天是七月份最後一篇文章,然後我就會進入一個月的休假。千萬不要誤會休假的意思是去玩,而是我會花大部分時間來回港大及科大圖書館進行對下半年的行情及投資核心邏輯的優化研究。


八月份再與大家分享,祝大家未來一個月一切安好。

👉🏻 請登入,這是追夢投資人會員專享的金牌🏅️精彩BLOG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