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奇蹟?還是市場誤判?

黃智文

近期觀看中國及香港媒體時,總是看到關於國內亮麗的經濟數據報導及樂觀的經濟走勢預測:

1. 中國公布的國民生產總值優於預期,國家統計局宣布第一季度GDP年增長率達4.5%。媒體引述瑞銀表示,中國3月和第一季度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反彈力度強於預期,因此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上調至5.7%,此前為5.4%。而滙豐也表示,內地經濟復甦速度比預期快,將內地2023年經濟預測由5.6%上調至6.3%。

2. 今年3月份,中國的出口激增,上漲了14.8%,扭轉了五個月來持續下滑的趨勢。媒體引述中國海關總署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將3月份出口上揚歸因於對電動車、太陽能板和鋰電池需求的增強。人民網表示:“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了較強韌性,開局穩中向好,為全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打下了基礎。”

3. 據報導,國內零售市場也持續大規模復甦。4月18日公布的中國零售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6%,遠高於預期的7.4%。媒體引述滙豐預計,今年內地消費將達到雙位數增長。

除了以上外,媒體最近都在報導內地同胞湧向香港消費,街頭人流暢旺。訪問內地遊客時,許多人表示來港消費沒有上限。與此同時,國內景點消費熱點大排長龍,高鐵乘客人數創新高,顯示出一種勢不可擋的經濟向好趨勢。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這個黃金週將是歡樂、繁榮、百業興旺的一年。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很有可能超越李強總理對今年經濟5%的目標。

作為熱愛這片彈丸之地的香港市民(包括我自己),看到中國經濟持續復甦,香港再次呈現人頭湧湧的景象,無疑令人振奮。香港的失業率已降至3.1%,達到全民就業水平,財政司司長對今年香港經濟增長也相當樂觀。

然而,作為投資者,我們絕不能僅憑這些數據和媒體的說法就盲目做出樂觀的判斷。我們必須看得更遠、更廣泛,並提出更多問題。

如果預期一個國家的經濟相對其他國家的增長持續而明顯地強勁的話,對未來前景充滿無比信心時,理應吸引更多本地人民甚至海外投資者加大在當地投資,以獲得比其他地區更吸引的回報。因此,這些國家的貨幣通常會相對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 越是有信心,越 多人投資,貨幣升值壓力便會越高。

此外,根據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在過去幾年的經驗,當取消防疫政策,經濟重新啟動時,由於前景相當明朗,企業對短中長期資金的需求大幅提升,中長期利率也會全面上升,以反映強勁的資金貸款需求。更重要的是,當經濟全面恢復正常時,企業家會爭奪資源, 無論是人才、固定投資、浮動投資、物料租務商品等等, 以迎接復常的龐大需求, 由於在初期至中期需求遠高於供應, 產品服務銷售價格 一般會大幅上升, 引致短期通脹快速向上。以上是全球在過去兩年絕大部份國家地區發生了的情況, 屬於非常普遍而又容易被理解的情況。

然而,目前中國的情況卻恰恰完全相反。經濟全面大幅恢復 ...

1. 人民幣卻持續走弱貶值, 離岸人民幣現已下跌至6.96水平,即回到12月8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取消動態清零“新10條”時的水平。以目前的趨勢來看,五六月份對美元下試7.0的機率確實存在。

2. 此外,人民幣國債利率也持續下跌,兩年期利率已從之前的2.5%下降至2.29%;更具代表性的十年期國債利率更是回到未取消動態清零前11月中的水平,為2.78%。

3. 通脹也持續下跌。二月份通脹僅為1%,三月份通脹更低至0.7%,為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換句話說,在經濟大幅復甦的情況下,通脹卻持續下滑。

中國現正在經歷經濟強勁復甦的同時,通脹逐步降低(近乎沒有通脹),貨幣持續貶值,利率繼續下滑。若此現象非暫時性,而是在未來一個季度依然持續,這在全球金融經濟學中實屬罕見,稱得上是中國式奇蹟。

正如2023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活動上所言,中國已停止大部分外匯干預。人民幣走勢現在反映了投資者真實觀點,國內中長期國債投資者,通常為專業投資者, 人民幣債券息率走勢在歷史上都能夠反映了經濟走勢以及 國家未來政策。而這一切暫時反映了國內專業投資者對經濟形勢十分謹慎的預期, 與媒體和大眾預期有很大分別。而持續出奇地低迷的通脹數據正反映了他們的看法並非沒有道理。

儘管我個人認為 經濟與通漲出現背馳很有機會與中國當局因擁有海量的實時經濟數據,有利於更精準更科學地實行行政主導計劃經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然而根據我過去多年與外資打交道的經驗,西方機構投資者對這種奇蹟一般都較難賣帳:明明經濟復常,為何人民幣沽壓那麼龐大, 國內專業投資者為什麼那麼悲觀, 通漲怎麼可能反地心吸力地低?因為看不懂且不能理解,一般反而更加擔憂與困惑。外國專業投資者若看不懂某些現象,一般會認為風險較高,更會謹慎。既然風險高且看不懂, 外資自然暫時對中港股票市場持 非常濃厚的觀望態度。

其實以上正正反映了我過去2年多次分享,中國香港股票大趨勢與中國經濟增長並無太大關係。純粹憑預期中國經濟表現和企業盈利上升而推高股票價格,過去20年已有無數投資者付出了沉重代價,證明把這個西方投資理論直接放在中國股票是錯誤的。外資動態才是最關鍵最關鍵的因素。

另外,之前文章提到國內朋友說國內媒體稱大量外國避險資金因世界動盪而流入香港,當時我則認為避險資金主要是流向新加坡,特別是富豪和機構投資者,而非香港。新加坡近日宣布將外國人購買住宅稅率提高至60%,這正反映了大量資金不斷流入當地。新加坡貨幣對美元升值至過去10年來的高點,而港幣依然處於弱方保證。

外資, 香港股票市場很想你!

星級⭐️問與答

問:你說選擇投資黃金時,投資者選擇實物黃金比紙黃金和ETF等其他金融產品更有回報,能否解釋一下原因?

回覆:

在前一兩週,我回答了讀者關於投資黃金的問題,分享了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親眼見證了許多投資者持有實物黃金作為長期投資,相較於投資紙黃金或黃金ETF(這裡指的是以實物黃金為背景資產的ETF,而非黃金礦股),在經過多年後的回報通常會更高。

雖然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這三種工具似乎是相同的投資方式,但實際上,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當真正進行投資並親身經歷後,你會發現這三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紙黃金並非真正的黃金,通常是銀行發行給投資者的一份承諾。這份承諾表示這張票據的價格會與黃金價格掛鉤。然而,你不能將這張票據兌換成真實的黃金。紙黃金更適合短期交易,具有較高的槓桿率,且買賣非常方便。

黃金ETF則一般由發行商持有相對應的實物黃金,並將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投資者購買一股黃金ETF理論上等同於擁有一定重量的黃金。由於黃金ETF在交易所上市,因此買賣非常方便。

投資黃金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分散風險、避險和保存價值。然而,紙黃金並非真正的黃金,僅僅是金融機構的承諾。當金融危機發生時,您對這些承諾的信心可能會受到影響,可能會在黃金價格低迷時出售,您是在長線儲蓄黃金上無端地加上了銀行的信貸風險。

至於黃金ETF,雖然背後有真正的黃金作為支持,但您需要每年支付管理費,可能高達0.4%。當您長期持有20年時,如果剛巧黃金價格處於低迷的週期,您會感覺管理費正逐步侵蝕您的本金。你心會想20年就是8%費用, 然後便會多了一個藉口沽出, 動搖你最初想長期儲蓄黃金的初衷。

除了以上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以上工具買賣過於容易。黃金是一種波動性較大的資產,一般投資者在開始投資時可能計劃長期持有並不斷累積。但由於黃金價格波動較大且市場消息天天眾多,很容易受到市場消息影響而出售, 尤其是在短期低迷的時候。相比之下,如果您持有實物黃金,如銀行發行的金條和金粒,由於出售手續較為繁瑣,您會更加慎重考慮。此外,人們對於有長遠價值儲蓄功能的實物財產, 例如黃金或房地產等,相對於虛擬資產或數字資產,更願意珍惜。 因此, 較為容易做到持續不斷長期累積。

這解釋了為什麼過去見證很多富豪客戶將黃金儲存在銀行或家裡的保險箱中,而很多在過去10-20年幾乎從未出售過, 到現在達成他們儲蓄價值的目的, 真正做到他們多年前決定的長線持續累積。 還記得有一位客人給我看他的黃金實物金庫, 我只能說, 那實在太漂亮了!相反,投資黃金ETF或買紙黃金的客戶能長期持有者相對較少。 很多人原來決定是慢慢儲蓄, 後來卻轉變為炒賣ETF/紙黃金。

面對以上三種投資產品的觀點和感覺,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我只是根據我所見過的大量案例進行總結,這當然並不是絕對的。

👉🏻 請登入,這是追夢投資人會員專享的金牌🏅️精彩BLOG 詳細內容。

金牌投資錦囊1.0完整版,已上架!

「100%*投資失敗的人“死因” ,都與違反錦囊內的忠告有直接關係。

* 數據根據過去20年與超過一千名投資者合作的經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