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價股 vs X倍ETF

黃智文
有朋友問我一隻細價股,認為有機會國策推動,看看可否大額買入。看我文章比較長時間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會看80至100億市值以下的股票。其中一個原因是作為投資者在這些中小型細價股前在資訊上並不平等,不是沒有機會賺大錢,而是風險無從計算。眼見太多例子企業真的有賺錢,但股價不停不停下跌,原來是因為管理出現問題,行業是賺錢,但是老闆自己無端端搞下其他嘢,半年後出半年業績我們才知道,到時已經太遲了。

其實,如果自己有一些閑錢,甘願想冒相對大的風險獲取相對大的回報,真的不需要買入細價股。首先我們要清楚「風險」分兩種,一種是「市場風險」,一種是「不可分散的個別風險」:

1)如買指數ETF,你只是冒「市場風險」,因此你獲得的是市場回報;
2)如你買個別股票,你冒的是「市場風險」+「不可分散的個別風險」,因此你到最後獲得的回報來自這兩部份。「不可分散的個別風險」的回報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負,因此你買個別股票到最後得出的回報可以是比市場指數要高或者要低。細價股的「不可分散的個別風險」非常高,因此股價可以一年上升50%,也可以一年下跌50%,很多時候你真的估他不到。當然無端端停牌一年半載,令你渣都冇,更是不可預測。

因此很多富豪都寧願選擇加大冒「市場風險」以獲取相高而又比較公平的回報。比如,幾年前,他們寧願貸款3x買入4%回報的銀行股債券(即預期10%左右預期年回報)也未必買入13-16%國內中型房地產公司債券。又例如,他們寧願貸款買入美國指數ETF或大型股票以獲取相對高嘅回報,很少(即使不貸款)買入不認識的中小型股票。

事實是,在剛剛半年結,在美國上市大品牌, 內含3x 槓桿的S&P 500 ETF 半年回報已達到+48%。純粹買大市都能夠有近50%的回報,為什麼還要冒細價股的unknown 風險?

(市場上有大量免費網站提供美國ETF篩選工具,http://xn--finance-f43k97vb7dqz1d.yahoo.com/, etfdb.com, Morningstar.com,有興趣有時間可自行去開開眼界)